天眼聚焦贵州劳动教育拓展校园生活新空

近段时间,天气晴好,贵阳市修文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学校种植实验基地“稼园”里,对班级责任园地进行耕种,除草松土,挖坑掏沟,播种浇水。

开学季,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尧龙中学将“开学第一课”搬到了尧龙山镇中小学研学基地,学生在研学基地的农耕文化展厅里聆听农耕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史,了解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。风水镇火石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“小菜园·大德育”劳动实践基地里给蔬菜浇水、施肥、除草……

修文县实验小学学生在学校种植实验基地进行劳动实践(修文县实验小学供图)

劳动教育拓展了校园生活空间,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,在劳动中快乐成长。

今年2月,贵州省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公布,《方案》要求全省要在课程教学、校内活动、家庭生活、社会实践中,全面融入和开展劳动教育。

桐梓县尧龙山镇尧龙中学学生体验传统农具(尧龙中学供图)

因校制宜打造劳动基地

《方案》提出,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“十四五”教育发展规划,积极创造条件,因地因校制宜,扎根本土,充分挖掘、运用所在区域自然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资源,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,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。

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的农耕文化展厅位于距离尧龙中学约2公里的地方,展厅里摆放有犁头、钉耙、背杵、碾子、石磨子等传统农耕工具。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到此参观学习,让学生学习农耕文化,感受劳动人民的艰辛和智慧。

了解农耕历史和知识的同时,还需要实践的巩固。尧龙中学结合实际,积极创造条件,开辟了校内校外劳动实践基地。年,尧龙中学与尧龙山镇水辽村党支部联建,将种植大户土地作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。每年春播时节,学校组织学生在基地上撒秧、插秧,秋收时节带领学生在稻田里收割谷子。

在校内,尧龙中学组织师生开垦了一块约3亩的石旮旯地,作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,命名为“蔬香苑”。学校把“蔬香苑”分成若干小块,每班一块,取名为“有才园”“葱丰园”“红心园”“努拼园”等。

“有了自己的劳动园地,学生每周,甚至每天,在劳动课老师或班主任的指导下,到自己的劳动园中进行翻土、栽苗、锄草、施肥,观察植物生长等。每学期,学生把自己收获的蔬菜卖给食堂或拿到就近的市场上去卖,卖的钱作为班费使用。”尧龙中学校长金传举说。

桐梓县风水镇火石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,年2月打造了“小菜园·大德育”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在校外开辟了平方米的“德馨园”劳动实践基地,将基地划分为16个区域,通过创建“党员、教师、大队委、家委会”4大示范园,带动学校6个中队12个实践园建设,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场所和空间。

在修文县实验小学,学生们很喜欢在“稼园”参加各种劳动。“稼园”是修文县实验小学在年5月打造的种植实验基地,学校根据时令组织学生在此进行耕种或收割,让学生动手实践,接受锻炼,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,感受收获的喜悦,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,在劳动中快乐成长。

贵阳市金关小学开展植树节劳动教育活动场景(金关小学供图)

整合资源充实劳动实践

学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主导作用,在课程教学、校内活动、家庭生活、社会实践中全面融入和开展劳动教育。

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,贵阳市金关小学开设种植劳动课,让学生自主完成菜园种植。对一至二年级学生,学校成立了“环保小分队”,每天早上主动清理校园垃圾,充分调动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劳动积极性。通过开展“小菜园”主题劳动教育课程、“劳动教育日”“小手拉大手”文明街道大家齐动手等活动,激发学生劳动兴趣,培养劳动责任感。

桐梓县风水镇火石小学构建了“两设一聘”课程体系,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落实。具体为:开设每周一课时劳动教育课,教授学生家务劳动技巧和简单的种植技术;建设劳动实践系列丛书图书角,为学生提供查阅相关资料的平台;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民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,提升学生的种植技能。

火石小学将劳动教育充分融入其他学科教学。例如结合《观察凤仙花》《我要的是葫芦》等课程内容,学校提供凤仙花、葫芦等种子,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从种植、发芽、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,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,丰富了课堂教学,让课程体验更加生动真实。

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,家庭同样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地。修文县实验小学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进行劳动实践,并通过召开家长会,与家长沟通交流,在劳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,实现家校共育。“有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理解,孩子们的劳动习惯变得越来越好。他们来到学校,不仅主动打扫自己班级的卫生,还会负责清洁学校区域的卫生。”修文县实验小学教师吕丽欣慰地说道。

金关小学则在刚过去不久的“三八妇女节”,组织学生为身边的女性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,用劳动代替礼物,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奉献。同时,鼓励学生将家务劳动作为每周的打卡项目,培养学生坚持劳动的恒心和责任心。

桐梓县风水镇火石小学学生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(火石小学供图)

劳动教育推动“双减”落实

“双减”政策的出台,让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在课后服务时间百花齐放。学校鼓励学生走出“课本”,回归大自然的体验式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的同时,也推动了“双减”工作的落实。

火石小学充分发挥“党建+队建”的育人功能,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种植活动,将劳动过程表现纳入评比“五星少年”(劳动态度、劳动技能、合作能力、价值取向)和优秀中队评比,形成了“课程知识+劳动实践+思政功效”有机融合的育人模式,营造了积极的劳动教育生态。

火石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何永远说:“在‘双减’政策背景下,学校充分利用课堂和‘小菜园·大德育’劳动实践基地,把课程知识、地方特色、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,让‘小菜园·大德育’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,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机载体,着力培养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的新时代好少年。”

“我们的宗旨是希望通过劳动教育,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,在农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勤俭、创新、团结、奉献的劳动精神,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,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。”修文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刘毅认为,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、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。

“劳动教育的开展丰富并拓宽了我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内容和思路,为‘双减’政策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目前,我校正积极推行学生动手体验为主的实践性作业,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,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”尧龙中学校长金传举表示。

贵州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拓展、劳动教育实践内容的充实,以及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,让劳动精神在此落地开花,劳动教育得到常态化有效开展,为综合育人发挥重要作用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罗秋红

编辑何涛杨韬

编审王璐瑶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ongzhizx.com/tzly/1275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